赵冬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尿、尿失禁、肾结石……[详情]
夜里熬夜当夜猫子,白天补眠。日夜颠倒的生物钟让人忍不住犯困,内分泌紊乱。日本研究指出,睡眠紊乱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水健康频道建议您一定要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及时调整生物钟。别把白天当成夜晚,多喝水提神醒脑,降低糖尿病风险。
一、夜里熬夜白天补眠 睡太多易得糖尿病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发现,白天打盹时间过长(1小时以上)会让糖尿病风险增加46%。研究者指出,打盹时间过长会导致人们进入深度慢波睡眠状态,无法完成正常的睡眠周期,形成一种“睡眠惯性”现象。它会让人感到昏昏沉沉,迷失方向,甚至比打盹前还要困倦。
内分泌科专家认为,确实是这样,长期白天黑夜颠倒,确实是让内分泌紊乱,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自然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Tomohide Yamada博士介绍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他们发现白天睡觉或在白天进行长时间小睡都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meta分析研究了白天睡眠或小睡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他们以白天睡眠,小睡和糖尿病为关键词在2014年11月份之前发表的文章和研究结果中进行了搜寻,在找到的683项研究中,共有10项为公认的高质量研究,共包含了261365名亚洲和西方研究对象。
经过研究后发现,过多的白天睡眠会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大约56%,小睡时间超过60分钟,会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大约46%。
二、生物钟黑白颠倒容易让激素分泌异常
上夜班的人没有办法,睡眠不足的时只能白天睡觉,这样颠倒黑白的模式确实很伤身体。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彤寰说,上夜班很无奈,不过,现在很多小年轻,做夜猫子,人为黑白颠倒就不应该了。
如果颠倒黑白,激素分泌异常,自然会让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变得猖獗一些。
三、多喝水能提神醒脑
如果你感觉到疲倦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补充水分。因为疲倦是最高的脱水信号。只有补充水分才能让你摆脱疲倦,继续加足马力,迎接下一个战斗。
在一些特定的时间补水将会收获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在早上刚起床就喝一大杯水,除了能有助于保持身体水分以外,同时还能促进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促进排便避免便秘的产生。如果喝不惯白开水的话,不放在里面放入一些蜂蜜、柠檬汁等进行调味,这样就是一杯极具作用的提神水了。
糖尿病患者怎么喝水?
像普通人一样每天平均2500毫升的水就可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除了饮食中的那部分水,还有1600~2000亳升的水要靠外部饮水供应。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无糖饮料都是可选用的,不宜饮用含糖饮料如可乐、雪碧等。
水健康频道提醒——糖友不要等口渴才想起来喝水
人体内缺水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口渴的感觉,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这时血糖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此外,锻炼强度大、出汗多、沐浴、摄入蛋白质食物多等情况下,都应适当多喝水。
喝点牛奶、豆浆也不错,豆浆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喝点。
四、调整生物钟 规律作息告别日夜颠倒
1、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这是解除嗜睡的关键环节。只有晚上睡得安心,白天才有精神,晚上11点到第二天6点是睡眠“黄金时段”。此外,夏季午睡尤为重要,午饭后半小时小憩最能提神,但不宜超过1小时。
2、午后甜点可提神醒脑
当人在疲劳困乏之际,喝上一杯糖水,即可很快地恢复精力,消除困乏,使精神振作起来。美国营养与行为学教授罗宾博士指出,每天下午有一段时间,人们最容易昏昏欲睡,但吃些甜品如巧克力等,不但可以提神,而且能提高办事效率。罗宾博士曾对挑选出的36名男女进行实验,他让每人在每天下午3时吃一块重半盎司(约合25克)含热量约为260卡的巧克力糖,结果这些人在办事效率、速度、准确性、记忆力和精神集中等方面都提高了20%。
3、进行适当的锻炼
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使自己的心身得到兴奋。进行一些适量的健身锻炼项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嗜睡就会缓解。
(责任编辑:江明霞 )
文章关键词:
上班族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也带快了他们的饮食。快餐、即食食品,甚至饼干巧克力零食等都是充饥的选择。渐渐的胃病就找上了门。不想犯胃病,更不……详细>>
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常常是意外,但意外也是可以提前预防,降低意外发生率的。“三高”人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就需要格外的预防,多加当心……详细>>
饮食上不注意粗细搭配,偏爱精细饮食,经常吃一些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肥胖,甚至“三高”。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详细>>
饮食的改善与丰富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健康长寿,但是不恰当、无节制的饮食也会让你离健康长寿更远。如今有不少慢性疾病就是吃出来的,例如心脑血管……详细>>
曾经的老年人“专利病”,如今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如今已进入秋冬季节,寒暖反反复复,使人防不胜防,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但真正应防范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