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尿、尿失禁、肾结石……[详情]
又到了夏季,冰爽的饮品又要成为人手一瓶的宠儿了。在饮品当中,消费者偏爱甜味饮料,尤其是饮食偏甜地区,自制甜味饮料更是不少。不过,水健康频道建议您少喝甜饮料。多项研究发现,甜饮料虽然口味吸引人,但是其健康价值偏低,为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不小。
甜饮料有致命毒性
哈佛大学营养和流行病学教授Frank Hu教授等分析了含糖饮料的多项研究发现,若是每天饮用含糖饮料1-2杯,将增加26%的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增加16%中风风险。
美国第三次营养健康调查数据(NHANES III)追踪14.6年的数据显示,消费含糖饮料最多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是最低者的2倍。
而前不久,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显示,含糖饮料可导致全球每年18.4万例死亡,其中13.3万例死于糖尿病,4.5万死于冠心病,6450例死于癌症。
之前有研究估计,美国有30~40%的医疗保健费用与过多消耗含糖饮料有关,估计约1万亿左右。
作者认为,虽然减少含糖饮料不可能完全解决肥胖症,但是限制糖的摄入简单易行,对预防疾病、降低心血管发病风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前全球死于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疾病。而含有大量糖分的饮料及垃圾食品也是元凶之一。
文章指出,糖的“致命”的是毒性作用是发的代谢综合征——肝脏将糖转化为脂肪,提高甘油三酯,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并升高血压,增加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推荐,对于儿童和成年人,都强烈建议将游离糖的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内;在有条件时,可以进一步控制游离糖的摄入到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
本文专家: 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杨进刚副主任
(责任编辑:江明霞 )
文章关键词:
生活节奏快,赶时间的时候早餐随便吃一点就草草了事甚至不吃。要知道,经常不吃早餐容易引发低血糖、肠胃病、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详细>>
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也渐渐步入衰老阶段,除了松弛的皮肤,老年斑也是年老色衰的一个表征。不过,有些老年人的身上出现的老年斑可能是由一些疾病引……详细>>
夏天到了,路边烧烤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吃着烤串喝着冰啤冷饮,豪气冲天,过瘾!但当你在享用烧烤架上嗞嗞作响的“美味”时,这些食物中的安全隐……详细>>
曾经的老年人“专利病”,如今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如今已进入秋冬季节,寒暖反反复复,使人防不胜防,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但真正应防范的……详细>>
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更易患过敏性皮炎,而干燥的秋季气候更是增加了过敏性皮炎的发生。但是过敏性皮炎的女性容易对护肤品过敏,能够选择的产品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