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惊蛰期间的天气气温忽高忽低极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因此,惊蛰节气预防疾病和养生需并重。那么,惊蛰节气如何养生保健呢?不妨从每天晨起喝一杯水防上火开始健康养生。
惊蛰节气养生保健指南
饮水健康:晨起一杯水防上火
惊蛰后,人容易“上火”,#!好能“晨起一杯水”。饮水可帮助排除毒素,还能维持黏膜的完整性,有助抵御感染。喝水首选白开水,晨起空腹喝点蜂蜜水也错,可以帮助排便,清除废物。另外,像绿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清肝饮品,可以去火、清脂,也可酌情多喝一些。
作息:避免受寒定时作息
惊蛰是反映物候的节令,广州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苏丽玲介绍,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她还提醒,惊蛰时节是全年气温回升#!快的节气,但因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易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而致病,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道疾病多发。苏丽玲建议,要适时增减衣服,以免穿得太多引起感冒,又要注意避免穿少了受寒;要定时作息,早睡早起。
饮食:健脾、养胃、护肝
“惊蛰时节的饮食调养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中医专家腾劲松说,春季饮食调养要注意投脏腑所好。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花生、虾仁等。但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红枣粥、山药粥、芝麻粥等。
此时养生,护肝显得尤其重要,要防止“肝火上升”。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利水祛湿、健脾补益作用的汤水或食疗粥来增强体质。
调理:春夏养阳吃梨杀菌
惊蛰节气,饮食养生方面仍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宜多吃能升发阳气以及明目、养肝、清心、醒脑的食物,如韭菜、菠菜、香椿头、荠菜、茼蒿、枸杞头及鱼类,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节气各种病菌开始活跃,人们因细菌感染性疾病增多,大蒜是广谱抗菌食品,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宜常在此季节食用。
在民间有“惊蛰吃梨”之说,因为一则是人体饮食起居应顺肝气、养脾气、润肺燥;二则惊蛰后气候回暖,同时会致灰霾天气常现,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而梨性微寒且甘润,能生津清热、润肺止咳、消食除滞。
晒晒太阳补阳气
中医有“肝主目”之说,即肝脏和眼睛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当人过于劳累或者心情抑郁时,都会伤及肝脏。而肝一旦被伤,就会让眼睛觉得干涩、困乏等,所以有的人工作劳累时还会出现眼睛酸胀等。所以,正确地晒太阳,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身体的阳气。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眼睛被阳光灼伤,时间#!好选择阳光柔和的早晨和傍晚,时间长度一般以15分钟为宜。
(责任编辑:江明霞 )
文章关键词:
经历了寒潮与下雪的周末,这周广州全面进入湿冷模式。天气冷的时候外出减少,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却不降反升,尤其是老年人,要提防缺血性脑卒中。那……详细>>
进入秋冬后虽然晴天多了,但是气温却明显比夏天要凉快,很多人就放松了防晒,认为太阳的杀伤力已经下降。其实不然,秋季的紫外线杀伤力甚至能够比……详细>>
夏季余热尚未虽然夏季余热尚未完全消退,可秋天却是实实在在地来了。在这个冷热交替的季节,气候变化剧烈,若是再饮食上不稍加留意,恐怕会很容易……详细>>
近年来不少老年病开始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中风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人更易患中风呢?如何预防中风?对于老年人来说,早上与睡前都喝……详细>>
痛风多于中年男性,且大多在半夜发作,病发时疼痛难忍。那么,痛风可以如何预防呢?痛风有什么治疗方法?为了减少痛风的发作,我们应该从日常预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