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尿、尿失禁、肾结石……[详情]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中医认为水能补阴养阴,也就是说喝水健康养生。水作为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是现代人眼中最具有性价比的保健品。中医也将喝水视为人的第一养生法,喝水虽平常,但喝对水却不简单。
1、晨起喝水伤脾胃
经过一夜的消耗,早晨起床后,身体里的血液浓度较高,此时喝水,可防止血液过于黏稠,还能清肠、通便。不过,早上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而水属阴性,容易伤害脾阳,因此不宜多喝,更不能喝凉水。体质较弱的儿童及老人可以喝半杯(约100毫升)水,成年人则可喝一杯。
2、按需喝水很重要
中医不提倡不渴也喝水,主张顺应需求,喝水太多反而可能伤肾。人的年龄、体质、气候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热,人需要多喝水。喝水的量要因人而异,健康人可通过是否有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尿色深黄等信号来判断。比如,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说明可能水喝多了。
3、最佳喝水时间要牢记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润肠的作用,晨起喝水要刷完牙后再喝,并且选择喝一杯温开水。
午睡后,身体消耗了午餐摄入的高能量,易倦怠,在13:00~15:00之间喝一杯水,可起到防止犯困、降血脂的作用。晚饭前喝一杯水,可以冲刷人体的生理马桶——清洗膀胱、排肾毒,还可预防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可以养阴,防血稠。这是每天最佳的喝水时段,其余可按需补充。
4、猛喝水增加心脏负荷
口渴时,不少人习惯“咕噜咕噜”地豪饮一番,殊不知,如此喝猛水,会骤然增加心脏负荷;吃饭时喝猛水,则会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少量、多次、慢饮是正确的喝水原则。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另外,患有心脏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者不宜喝水过多。
5、少喝“阴阳水”
所谓“阴阳水”,多指生水(矿泉水、自来水等)和开水混合成的水。网络上曾流传喝”阴阳水”可以排肠毒的说法,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根据。日常饮水机中经过净化的水,混合起来对身体无碍,但除此之外的自来水、井水等生水,多含有细菌、病菌、寄生虫等有害物,用其与开水混合,会带来很多微生物和毒素,可能引起肠道传染病,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江明霞 蓝路妹)
文章关键词:
生活节奏快,赶时间的时候早餐随便吃一点就草草了事甚至不吃。要知道,经常不吃早餐容易引发低血糖、肠胃病、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的患病风险。……详细>>
如今的学生早早就戴上了眼镜,尤其是中学生,近视更为普遍。为什么中学生近视率高?哪些原因导致如今的青少年近视人群的扩大?青少年该如何预防近……详细>>
如今,糖尿病已然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也被确认为糖尿病患者。这着实令人费解,糖尿病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详细>>
缺气、寒气、肾亏会导致女人的早衰,尤其是肾亏会让女性容易疲劳乏力,脸色苍白发黄。想要补肾养气,重获红润好气色可以多做些饮食方面的调整。下……详细>>
秋高气爽,不少中小学都组织了秋游。而紧随中秋节之后就是国庆黄金周长假。趁着放假,出门吹吹风,游山玩水别有一番乐趣。开心之余,别忘了旅行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