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也增大,增大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那么高血压患者在秋季养生上要偏重哪一方面?高血压患者秋季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妨随我来看看高血压患者秋季养生的禁忌吧。
高血压患者秋季宜养阴防燥
秋季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指出秋气疾劲,自然界万物清肃,人体的代谢由盛转衰,神气内敛含蓄,宜养收气敛的规律。秋气主燥,#!易损伤津液,宜养阴防津气耗散以防燥。因此,高血压患者饮食以平补为宜,可多食水果防秋之燥。正如《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
秋宜养肺
肺与秋相通应,肺金之气#!充沛,制约和收敛功能#!旺盛。肺脏充润,以拒燥邪之侵扰。同时,秋季天气寒热多变,寒凉、秋燥之气极易伤肺。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母子相生。若肺金受损,则母病及子,导致肾水不足,继而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失于承制;肾虚亦可导致肺气亏虚,肝木无制,发为头晕目眩。秋季肺气内应,因此,高血压患者秋季养生之道在于养肺为主。中药可酌情选用养阴润燥之品代茶饮用,如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
秋季防寒保暖很重要
“秋冻”对高血压病人极为不利。这是因为气温的降低造成患者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患者。可以做到以下几条:
1、醒来后不要马上离开被褥,可在被褥中活动下身体再起床。
2、刷牙、洗脸用温水。沐浴时等浴室温度升高后再入浴。
3、上厕所穿着应暖和,夜间上厕所可在卧室放置便器。
4、外出多添衣服,必要时戴好围巾、手套、帽子。在外等车可在原地踏步活动。
秋季养生切忌盲目进补
高血压者要结合自身特点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芹菜、燕麦、百合等,有助于增强人的体质。肉类则适当多吃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压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萝ⅳ、胡萝ⅳ、西红柿、茄子、土豆、藕、洋葱、绿叶蔬菜、海带、香菇、木耳及猕猴桃、柚子、山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对血压升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补中益气,生津润燥的作用。
1、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2、高血压者通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
3、避免过食油腻饮食中可以适当多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类、禽类和大豆类制品,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利于养生降压兼顾。
4、控制食盐量高血压者每天包括食盐、味精等均应控制在5克以内。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老年高血压病人饮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营养。早期患者在合理饮食的同时,可选用食疗,用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5、秋季保持心情开朗,精神乐观
秋季因阴雨绵绵,草木凋零,加之气候变化,容易产生内向抑郁,“悲秋”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秋季应注意调节情志,避免不良刺激,稳定情绪。可参加体育锻炼,分散注意力,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培养音乐、舞蹈、书法等兴趣爱好以怡养性情。
高血压患者对于秋季要多注意,不可掉以轻心。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江明霞 )
文章关键词:
好不容易迎来圣诞还有元旦小长假,补眠跟聚会自然是两手抓。睡到中午吃个早午餐,然后逛街吃小吃,挨到晚上走亲访友,少不了酒席宴席频频,暴饮暴……详细>>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人们开始关注到这个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即使应用目前#!……详细>>
如今很多“中老年专利病”已经逐渐盯上了年轻人,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就是导致这个转变的重要原因,例如“三高”。你知道,喝水也能引发“三……详细>>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常常被统称为“三高”,而这个极具现代气息的疾病更多的是由于饮食上的不注意。任性的饮酒、大鱼大肉高热量、只吃精粮都是……详细>>
最近,中科院PK北医三院的医疗纠纷牵动了公众的神经,导致这场纠纷的疾病元凶是“主动脉夹层”。那么,主动脉夹层到底是什么疾病?哪些人容易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