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有别于冬季的进补养阳,一到夏季就成了“怕上火”、“夏季本就燥热,不需补阳”。其实不然,水健康频道提醒,夏季也需要养阳补阳。尤其小暑开始,适当的养阳依然有必要。那么,如何养阳补阳呢?为了避免补过头,水健康频道建议在日常饮水中加点姜片或者姜丝。
为什么夏天还要养阳 调补阳气冬病夏治
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中医有一句话叫“阳逢阳旺,阴逢阴盛”,很多人会问,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养阳,不会“火上浇油”吗?
事实上,到了夏天人体容易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离不开阴和阳,人之所以能出汗就是因为阳在后面,推动着阴从身体里出来,叫汗。所以,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一开始是“气阴两伤”,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了。有时候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
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空调温度太低,时间长了就容易伤阳气,容易造成一些“空调病”。再比如,吃的或喝的太凉,喝冰镇啤酒不过瘾,还要再加冰块,也会伤到阳气。
《黄帝内经》中很多观点乍一看有点自相矛盾,但是仔细琢磨,它实际上是一个辩证法。我们今天说的这个“养阳”就是一个辨证的概念。比如有的人说,开春后就不能吃羊肉了,因为它太热,但这和“春夏养阳”的概念并不矛盾。假如你阳气从来不虚,也没有受寒的机会,就不存在补阳的问题,但一些长年怕冷的人,到了夏天就该重视养阳了。
从小暑到立秋的一段时间,前后分为三伏,又称“伏夏”,在这段时间内是全年气温#!高,阳气#!盛的时候。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发的慢性病以皮一些阳虚阴寒内盛的疾患,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腹泻、虚寒性胃腹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可以通过伏天的调养治疗,使病情得以好转、康复。其中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宜此法,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到来平安渡过,所以是治疗冬病#!佳时机。
水里加姜补阳气
专家介绍,喝水#!好的选择自己烧的白开水,任何含盐、糖、油或其他食品添加剂的饮品,不论浓度高低,都不能起到白开水的保健功效。对于那些胃寒的人而言,可以在白开水中泡几片姜。从中医的角度讲,姜水还能配合我们清晨阳气的升发。
为了养护胃气,这杯水#!好是温水。这是因为,温水与人体温度较接近或稍高于我们的体温,对内脏器官有保暖作用,可以维持循环与肠道顺畅。我们常常在电视看到很多西方人一大早起床就从冰箱倒水喝,这种做法不适合我们东方人体质的,因为在早晨身体阳气升发的时候,喝冰凉的水有损阳气,长期这种做法会导致身体虚弱。
(责任编辑:江明霞 )
文章关键词:
超市冷柜中的牛奶已经越来越少,形形色色的酸奶却开始大量占领市场,深受各年龄人群的喜爱。喝酸奶有很多好处,但我们在逛超市时总会被满目充盈的……详细>>
冬天气候干燥,空调、暖气双管齐下更是让肌肤缺水暗沉。所以面膜这种能够快速见效的护肤产品实在是人人必备。可是,问题来了,夏天敷着凉快清爽的……详细>>
冬天气温低,越发衬托出美食的价值。吃的东西偏好重口味,热辣的火锅、啤酒炸鸡,暖身又叹足口福,实在是难得的享受。不过,你是否也在经历着由此……详细>>
不少人一天三餐都是吃干饭,喝粥只是偶尔存在于宵夜或者早餐。不过,对于便秘患者来说,喝粥不但能够润肠,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缓解便秘。所以……详细>>
立冬后,草木凋零,很多动物都进入了冬眠期,而人类并没有冬眠的习性,但有进补的习俗。在冬季,养胃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还可以通过食补来调理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