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健康 > 水健康知识 > 美容护肤 > 正文

只顾喝水控油不补水 冬季补水慎入七大误区

2015年12月21日      家庭医生在线

一到冬季,爱美的女性都在忙着补水保湿。可是怎样补水和保湿才是高效的呢?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是入了一些误区,非但没有达到呵护肌肤的效果,反而使得皮肤愈发干燥。小编提醒MM们,正确的补水才是良道。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补水保湿的7大误区。

1、肌肤补水喝越多水越好

喝水的确可以解决一定的干燥问题,但问题是一下喝很多水,会加速身体的代谢,即使多余的水分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皮肤细胞输送,然而通常是还没有到达肌肤的时候就代谢掉了。而且大量饮水会带走体内很多有用的电解质和矿物质,而这些都是肌肤中重要的锁水元素。所以不管季节多干燥,饮用2000毫升的水就足以提供肌肤每天的水分需求。

2、控油不补水

据统计,有80%的油性肌肤都有缺水现象,这种旺盛的油脂量会掩盖肌肤缺水的事实。如果你只控油不补充水分,身体内的平衡系统就会自然启动,不断分泌更多的油脂以补充大量流失的油脂,形成

“越控越油”的恶性循环。并且,油脂分泌过程中要消耗肌肤内的大量水分,高温导致的大量流汗,都会使皮肤处于缺水状态。很快,就出现了脸上“既出油又掉屑”的#!严重的水油失衡现象。所以,我们主张,在控油的时候,也要补水。

3、干性肌肤比油性肌肤更需要水分

不管是从字面上还是传统的护肤理念来说,干性肌肤比油性肌肤需要更多的水分似乎是不争的事实,而实际上干性肌肤比油性肌肤更容易吸收保湿成分,因为油性肌肤的角质更厚,更容易出现油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为油性肌肤进行保湿工作更加要讲究。

4、拼命清洁面部

都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MM们都喜欢给面部肌肤做一个全面的清洁。

这样的做法会损害肌肤表层的皮脂膜,皮脂膜不完善了,皮脂腺就要加速皮脂的分泌,导致更多的皮脂涌出毛孔。

想要去油,要做到不是拼命洗脸,而是从根本上控油。首先要做的给肌肤补充充足的水分,让肌肤恢复水油平衡状态,可以选择具有保湿效果的洁面品,清洁的同时保护油脂保护膜。然后,用补水锁水的保湿乳液进行保湿肌肤,另外,在保持肌肤清爽上,可以选择使用含有吸附成分的控油产品。另外日常的饮食也需注意,尽量避免重口味而多吃清淡食物。

5、频繁使用不适合的补水喷雾

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补水喷雾,比如矿泉水喷雾,它虽然可以给肌肤直接补充水分,但却很快被挥发,没有保湿成分。另外,使用频繁,又不用乳液或面霜锁水,最后导致肌肤陷入干——湿——干的恶性循环,并不能起到补水保湿的效果。

正确做法:喷雾每天使用的次数不能超过3次,使用喷雾5秒后,应用纸巾吸干脸上多余的水分,然后涂上保湿乳液或保湿霜,进行锁水。

6、经常夜间补水

想必很多人都跟小编一样,认为晚上才是给肌肤补水的#!佳时间。其实不然,清晨补水效果更好。

因为晚上12点到凌晨2点期间,是皮肤新陈代谢#!旺盛的时候,所以在睡眠期间,通常皮肤会蒸发掉约200毫升水分,早上起床时肌肤处于生理缺水的状态,此时补水才#!有效。此时要使用补水保湿类产品。

7、补水保湿面膜天天敷

敷面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干燥的肌肤救救急,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过于频繁使用,很可能会刺激皮肤,造成敏感肌。正确的方法是每周敷2-3次,每次时间宜为15分钟。敷完面膜后,需要清洗的要及时清洗,接着涂上乳液及面霜等,全面给肌肤补水保湿。

(责任编辑:江明霞 蓝路妹)

SSI ļʱ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职场女性月经紊乱 女性月经不调如何防治

上班族职场女性由于工作压力以及生活作息的不规律,更可能会出现种种身体不适,反映在“大姨妈”上就常常是月经不调。月经紊乱是职场女性经常面临……详细>>

防治女性经期腹泻 那几天不妨用热水泡脚

“大姨妈”伴随着女性度过了大半生,在月经期间痛经、腰痛、畏寒、腹泻等烦恼不时前来骚扰。对于在经期出现痛经情况的女性,建议吃一些缓解痛经的……详细>>

吸脂手术会反弹吗 不鼓励年轻女性吸脂减肥

减肥要健康,所以“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饮食加运动。但是吸脂手术出现后,很多肥胖的人都希望靠吸脂手术来快速减肥。但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吸脂……详细>>

月经不调需对症下药 生活健康调理是关键

相信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的月经能够正常、规律,而不是月经不调,每个月总有几天被大姨妈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分分钟濒临抓狂边缘。今天,家庭医生在……详细>>

春节熬夜易致痛经月经不调 调经茶饮推荐

春节期间,难得大家都放假休息,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享受悠闲的生活。不过,女性朋友可要小心,不要每天都熬夜,因为月经不调的毛病可能不知不觉……详细>>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