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虽然已经入秋,三伏天也过了,但是雨天还在继续。专家提醒,多雨季节糖尿病友要尽量减少外出,降低患糖尿病足发病风险,并缩短糖尿病足发病时期。
雨水多细菌 糖友要避免感染
专家指出,阴雨连绵的天气容易滋生细菌,糖尿病患者由于足部血液循环不佳、皮肤抵抗能力差等原因,脚上常常出现小裂口。如果不慎被雨水浸湿,容易引起足部感染,进而诱发各种感染。所以,雨天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趟水,若鞋袜不慎打湿,要及时清洗腿脚,防止感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达20%左右。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末梢病变,容易出现感觉障碍,趾端神经变得迟钝,对冷热、疼痛等各种感觉反应不敏感,极容易受到烫伤、外伤等的伤害。一旦出现感染,会直接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格外注意呵护双脚,任何生活细节都不可忽视。需要提醒的是,夏天雨水较多,糖友更要注意避免沾染脏水等引发的感染。天气不好时尽量少出门;不要光脚走路或穿鞋,穿鞋前细心检查鞋内是否有小石子等异物。雨天出门#!好穿双雨鞋,以保持足部干燥;回家后及时换拖鞋、清洗双脚等,不要长时间捂着。出现水疱、溃疡等不适时,#!好找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而不要盲目用针挑,以免加重破损。
糖友应尽量避免足部损伤
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损伤。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形式的组织损伤,如烫伤、冻伤、抓伤、擦伤、磨损伤、碰伤,损伤后感染无疑是导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哪怕是足部一个微小的皮肤伤口,都可能感染,形成难愈性溃疡,若护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导致肢体坏疽,严重的还会面临截肢的危险。
糖尿病还会导致人体足部温度觉、痛觉感缺失。常引起肢端感觉异常,肌肉萎缩、骨骼变形,痛、温觉减弱或消失。而周围神经病变常引起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灼热、感觉迟钝、痛温觉减弱等,使足部保护性感觉消失,形成典型的无知觉足。
此外,血糖控制不佳也会引起糖尿病足。高血糖常常伴随高脂血症,血糖、血脂异常及其所产生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可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出现管腔阻塞,冬季寒冷的天气使血管痉挛加重供血不足,从而产生溃疡,并且难以愈合。
糖尿病人足部受伤要及时就医
糖尿病人足部受伤了,应该怎么做呢?
1、及时就医。在受伤皮肤痊愈前,应细心观察足部情况,是否出现局部淤血、肿胀、发红、发热、发臭或皮肤颜色变化等。
2、每天做好检查,有异常及时发现。对于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足部擦伤,糖尿病人要特别小心,每天都要仔细检查足部,以尽早发现足部是否有擦伤,因为如果没有早期处理和诊治,足部微小的创伤可能会引起足部溃疡、感染及坏疽,甚至是截肢。
3、对于受伤的足部要及时处理。受伤的皮肤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必须尽量保持足部皮肤完整清洁。脚上表皮擦破时,切忌盲目敷用药膏。禁用刺激性消毒药水,如碘酒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江明霞 )
文章关键词:
糖尿病作为当今世界上四大慢性疾病之一,目前仍没有@&的对症方法。移动健康研究院秘书长罗刚先生在糖尿病防治圆桌会议上提出可借助互联网的工具……详细>>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肿、利尿等等作用,并且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详细>>
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除了不能擅自更改用药量,还需要按时规律服药,漏服药品会带来比疾病本身更为严重的危害。然而,或是由于忙碌或者由于……详细>>
“大姨妈”伴随着女性度过了大半生,在月经期间痛经、腰痛、畏寒、腹泻等烦恼不时前来骚扰。对于在经期出现痛经情况的女性,建议吃一些缓解痛经的……详细>>
冬季由于出汗少很多人会觉得没有必要再喝那么多水。但是,冬季的气候也较其他季节干燥,进补的补汤也会导致血液粘稠,这也是为何冬季三高会高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