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 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血尿、尿失禁、肾结石……[详情]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稍不留意便汗如雨下,体内水分流失极为严重,因此适时补水就显得举足轻重。但很多人在喝水方面仍存在不少误区,下面家庭医生水健康频道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饮水的常见误区,向大家科普一下如何科学补水。
1、喝温不喝凉
喝凉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从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而过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
因此,喝水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最适宜的温度是10℃~30℃。
2、 喝淡不喝甜
夏季流汗损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因此天热时应喝些淡盐水补充钠,自制绿豆汤、柠檬水等不仅消暑降温,还能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
需要提醒的是,各种甜饮料高糖、高能量,营养素也比较单调,并不推荐大量饮用,更不能用来代替白开水。
3、 慢喝不快喝
喝水时,不少人习惯“豪饮”一番,但这种饮水方法对健康并无好处。快速大量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
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4、 早喝不晚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
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5、 喝水也“吃”水
黄瓜、西瓜、番茄等果蔬中的水分比起普通的水,更容易进入细胞。因此在喝水的同时,也要“吃”水。
另外,水果蔬菜还富含各种抗氧化剂、多种矿物质及重要的B族维生素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抵御疾病都大有好处。
6、要因人而喝
正常人可通过尿液颜色来判断何时补水: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颜色太深就应该补水。
此外,喝水还应该因人而异。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过多喝水,感冒发烧时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水。
(责任编辑:莫业凤 )
文章关键词:
3月21日,“第十四届国际健康饮用水论坛暨2016中国优水地图发布会”在重庆召开。与会专家“同台论水”,探讨了水污染日趋严峻的国际大环境……详细>>
都说岁月催人老,女人相比男人,更加容易变老。此外,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皱纹就会渐渐增多的。那么如何在成长成熟的岁月里阻止皱纹的侵犯,保持……详细>>
毛孔是肌肤呼吸的窗口,当老化角质堆积,皮肤变厚变粗糙,进而毛孔变得粗大,加速油脂分泌与肤色干燥暗沉。哪些原因会导致我们的毛孔粗大呢?为什……详细>>
在中医看来,即便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洗澡也是很有讲究的,想要合理养生就要注意洗澡沐浴的时间段,以免引起晕厥、休克等意外发生。那么你知道哪些时……详细>>
今天连广州都下起了几十年不遇的雪,说好的暖冬不暖反而冷到爆。冬天冷要注意穿衣保暖御寒,但是冬天穿衣并不是全副武装,多多益善。那么,冬天要……详细>>